前幾天突然想起ㄌ某部名叫"互動殺人事件"ㄉ電影裡ㄉㄧㄍ心理測驗。

那部電影是由許志安所主演ㄉ,那時候我好像才剛上高中吧?(印像中啦!XD)

那時候聽完那ㄍ心裡測驗後整ㄍ覺ㄉ超屌ㄉ。

題目是問說:

有一對姐妹他們ㄉ父母在一次意外中不幸過世ㄌ,

就再參加父母喪禮ㄉ那一天,

妹妹看見ㄌㄧㄍ另他心儀ㄉ男孩,

但葬禮過後妹就沒看見那ㄍ男孩ㄌ。

就在當天晚上妹妹把要跟她相依為命ㄉ姐姐給殺ㄌ,為什麼?

片子裡一般ㄉ答案是說妹妹認為姐姐也喜歡那男孩之類ㄉ,

但正確答案是說:

妹妹是在葬禮上看到那男孩ㄉ,所以她認為只要在辦一次葬禮就能在看到他ㄌ。

片子裡說到這是FBI拿來測試變態殺手ㄉ犯罪心理ㄉ心理測驗,

如果答對都有機會或淺值可以當變態殺手。

當時聽完整ㄍ覺ㄉ真ㄉ超變態ㄉ。

  那天突然莫名ㄉ想起ㄌ這ㄍ測驗想說因該還有其他類似ㄉ測驗,

於是在好奇心ㄉ驅駛下我就上網查ㄌㄧ下,

哈,果然被我找到ㄌ。




題目如下:

1)企鵝肉

問:一個女孩有一天給一個男孩做了一道菜。男孩吃完了,但是覺得味道怪怪的,

於是他問那女孩:這是什麼肉啊?

女孩說:這是企鵝肉。男孩沉思了一會兒......痛哭了起來,自殺了。為什麼?



2)跳火車

問:一個人坐火車去鄰鎮看病,看完之後病全好了。回來的路上火車經過一個隧

道,這個人就跳車自殺了。為什麼?



3)水草

問:有個男孩跟他女友去河邊散步。突然他的女友掉進河裏了,那個男孩就急忙跳

到水裏去找,可沒找到他的女友,他傷心的離開了這裏。過了幾年後,他故地重遊,

這時看到有個老人在釣魚,可那老人釣上來的魚身上沒有水草,

他就問那老人為什麼魚身上沒有沾到一點水草,那老人說:這河從沒有長過水草。

說到這時,那男孩突然跳到水裏自殺了。為什麼?



4)葬禮的故事

問:有母女三人,母親死了,姐妹倆去參加葬禮。妹妹在葬禮上遇見了一個很型的

男子,並對他一見傾心。但是葬禮後那個男子就不見了,妹妹怎麼找也找不到他。

後來過了一個月,妹妹把姐姐殺了。為什麼?



5)半根火柴

問:有一個人在沙漠中,頭朝下死了,身邊散落著幾個行李箱子,

而這個人手裏緊抓著半個火柴。推理這個人是怎麼死的?



6)滿地木屑

問:馬戲團裏有兩個侏儒,瞎子侏儒比另一個侏儒矮。馬戲團只需要一個侏儒,馬

戲團的侏儒當然是越矮越好了。兩個侏儒決定比誰的個子矮,個子高的就去自殺。

可是,在約定比個子的前一天,瞎子侏儒,也就是那個矮的侏儒已經在家裡自殺死了。

在他的家裡只發現木頭做的家具和滿地的木屑。他為什麼自殺?



7)夜半敲門

問:一個人住在山頂的小屋裏,半夜聽見有敲門的,他打開門卻沒有人,於是去睡

了。等了一會又有敲門聲,去開門,還是沒人,如是者幾次。第二天,

有人在山腳下發現死屍一具,警察來把山頂的那人帶走了。為什麼?..



8)牛吃草
問:有一個年輕的男人,他的房子和鄰居夫婦的房子中間隔著一片草坪。有一天深夜,

男人被隔壁的吵架聲吵醒,之後他又聽到了摔東西聲、砍斧子聲和牛吃草的聲音,

過了一會,他又聽到了有人撞他家門的聲音,但他都沒有理會,又睡了過去。

第二天,他發現隔壁的女主人慘死在他家門口。推理其過程。




解答:


一.企鵝肉

答:男孩以前曾和女友一起去北極考察,因為沒東西吃,

女孩把自己的肉一片片割給男孩吃,騙他說是企鵝肉,

結果男孩活下來了,女孩就餓死了。多年後男孩吃到了真正的企鵝肉,

終於明白當時女孩的苦心,傷心之下,自殺殉情。



二.跳火車

答:此人原是瞎子,看好後終於得見光明,經過隧道時一片黑暗,

他以為自己又瞎了,絕望之下,自殺而亡。



三.水草

答:男孩當時曾抓到女孩的頭髮,以為是水草,錯失了救女孩的機會,後悔莫及。



四.葬禮的故事

答:妹妹一直找不到那個喜歡的男子,想了很久,猜想或許只有在葬禮上才能看見他,

於是殺死自己的姐姐,以期在姐姐的葬禮上能重遇該男子。



五.半根火柴 

答:他和伙伴一起乘熱氣球,途中出了故障,必須減輕分量,

於是大家抽籤決定由誰做出犧牲,跳下熱氣球。此人不幸抽中不祥的半根火柴,

連同行李一起被人扔下熱氣球。



六.滿地木屑

答:另一個侏儒半夜溜到矮侏儒家,把所有家具的腳都削短了,瞎子矮侏儒早上起床,

摸到所有的東西都變矮了,以為是自己長高了,絕望之下自殺身亡。



七.夜半敲門

答:有人身負重傷,好不容易爬到小屋門口,主人開門,又把他撞下去了,

再爬,再開,又被撞下,如此反復,終於氣絕身亡。



八.牛吃草

答:夫妻吵架,丈夫用斧頭砍斷妻子4肢,然後妻子用口咬著地上的草爬行~

爬到"我"家門口用頭嗑門求救~! 最後自然是失血過多死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oam8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